Frax币是全球首个采用分数算法机制的稳定币,由Frax协议于2019年推出,其核心创新在于结合了算法调控与抵押品支持的双重机制。作为以太坊网络上的开源项目,Frax通过动态调整抵押率(CR)维持与美元1:1锚定——当市场价格高于1美元时降低抵押比例,反之则提高比例,这种设计使其在UST崩盘后仍被视作算法稳定币领域的革新者。创始团队由Sam Kazemian领衔,工程师Travis Moore和Jason Huan共同开发,用可扩展的算法货币替代BTC等固定供应资产。截至2025年,Frax已迭代至v3版本,通过引入现实世界资产(RWA)和链上利率预言机,逐步实现从部分抵押向完全抵押的转型,目前流通量约6.49亿枚。
在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生态中,Frax凭借其混合机制展现出独特的抗波动能力。与USDT等法币抵押型稳定币不同,Frax的抵押品包含链上稳定币(如USDC)和治理代币FXS,这种双轨制使其能在市场极端波动时通过算法快速调节供应量。例如当价格低于锚定时,协议会销毁FXS并增加抵押品比例,而价格过高时则铸造更多FRAX投放市场。这种灵活性让Frax在2023年稳定币竞争白热化阶段仍保持0.5%以内的年化波动率,成为Curve等AMM平台的核心流动性资产。更v3版本推出的sFRAX金库通过挂钩美联储IORB利率,首次实现算法稳定币的链上收益分配,目前年化收益率稳定在7.3%左右,为持有者创造了传统稳定币难以企及的收益机会。
市场优势方面,Frax构建了完整的DeFi产品矩阵来强化竞争力。其原生AMM协议Fraxswap通过协议自有流动性(POL)机制自动平衡抵押池,而跨链工具Fraxferry已支持以太坊、NEAR等8条公链,解决多链时代稳定币碎片化问题。根据2025年稳定币支付报告,尽管Frax在支付领域份额仅占稳定币总量的2%,但其在借贷协议Fraxlend中的应用增速达年化180%,尤其在阿根廷等新兴市场,Frax因抗通胀特性被当地企业广泛用于跨境结算。Frax与FinresPBC合作接入美国国债等RWA资产,使抵押品透明度显著提升,这相较于MakerDAO依赖第三方托管的方式更具资本效率。
行业评价将Frax视为稳定币3.0的代表性实验。Dragonfly Capital分析师其AMO(算法市场操作)控制器通过Curve池自动套利维持锚定,比DAI的利率投票机制更实时高效。不过监管风险始终存在——美国SEC曾质疑FXS是否属于未注册证券,促使团队在v3版本取消多签控制,转向完全链上治理。创始人Sam Kazemian利率钟摆理论颇具前瞻性:当美联储加息时,Frax通过RWA捕获国债收益;降息周期则依靠算法收缩供应,这种双向调节能力使其在2024年美联储政策转向时未出现类似USDC的脱锚危机。尽管Tether仍以90%的支付份额主导市场,但Frax在DeFi底层设施中的渗透率已超35%,被Aave等主流协议列为优先抵押资产。